查看原文
其他

谷歌青年提问纽约牧师?<Talks at Google>

塔城 高塔与守城者 2020-10-11
Timothey Keller谷歌演讲:问答部分


上一期,我们跟你分享的是提摩太•凯勒在谷歌演讲:Making Sense of God: An Invitation to the Skeptical这一期我们整理了这个演讲的问答部分。提问者主要是google公司的科技从业者们,问题十分有趣。由于时间有限,提摩太•凯勒的回答并不特别详细或完备,但是依然很真诚。盼望在这篇文章中,你可以有所得着。


提摩太•凯勒(Timothy J. Keller): 美国牧师、神学家、护教学家。著作《为何是他》《诸神的面具》、《慷慨的正义》、《工作的意义》等。在国内,其著作多由橡树书店、上海三联书店出版。



提问1:

你在演讲中,对宗教和世俗主义进行了论证,但我想问你关于灵性的看法。我和许多同事都非常确信,存在着超越人类的更高力量(Higher Power),这一存在创造了生命并将全人类联系在一起。所以,我们并不相信世俗主义。但是,这种高级存在并不一定需要通过“宗教”来解读,比如基督教或者其他的宗教。毕竟,有时候人们用招致反感和厌恶的方式来利用这些宗教。还有,为什么要选择某个宗教,而非另一个呢?比如选择基督教,而不是印度教或者犹太教,这些宗教都有不同的方式将人们汇聚在一起。你是一个基督教的牧师,显然你做了某种选择,那你是怎么想的呢?



Keller:

简单来讲,要有不同的宗教职业是非常困难的,你无法做五年的穆斯林阿訇,再做五年的佛教和尚,再做五年基督教牧师。


关于多种信仰,我想分享两点。第一,约翰•迪克森(牧师,澳大利亚)写过一本书叫做《世界宗教纵览》(The Spectator’s Guide to World Religion),在本书很有帮助,因为作者尽最大的努力以客观的角度,尽可能的详细陈列出五大主要宗教的差异(基督教、佛教、穆斯林、犹太教、印度教)。你可以找到这些宗教信仰中的差异差异,然后自己做出结论。


第二,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兰登•格里其是一位1930年哈佛哲学系荣誉毕业的青年,他毕业后去了中国在一所大学任教。 在日本人侵华时期,他被捕,进入了一个拘留营。那是一个极为艰难的处境,2000个人挤在一个只有普通城市街区一样大的地方,共用20来个厕所。在到那里之前,他实际上已经基本远离了宗教信仰,他相信人性本善并且人们可以通过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,而宗教并没有什么用处。


然而,当他进入那个集中营时,他开始看到其实人类走投无路,人性本质是自私的。书中说到,他开始相信圣经对人类“罪”的论述。“在脆弱的理性和公平之外,人的自利简直无所不在。” 几个月过去后,他开始面对无法克服的自我中心。人类本质扭曲的自我不可抵抗的趋向个体利益。任何一个他所见到的,极为残酷的人,他们都会用适当的道德和理性论证,来解释自己注定发生的行为。在集中营, 即使是道德高尚或者虔诚的人(甚至包括那些宣教士和牧师),心怀善意、保持客观、慷慨公平都变得难以置信的困难。 他们通常只是给予他们所作所为一个合理的道德借口。所以,他完全清醒了。 世俗主义者使用世俗的借口,宗教信仰者使用信仰的借口,来为他们的自私和残忍开脱。


拘留营里有一个叫艾瑞克•利戴的人,你可能从电影《烈火战车》中了解过这个人。艾瑞克•利戴是一个苏格兰长老会基督徒,1921年夺得了奥运会400米金牌,但是他却不在星期天赛跑。他作为宣教士来到中国,也被捕进入了集中营,在43岁因脑瘤在那里去世。艾瑞克•利戴对兰登•格里其有巨大的影响。兰登说,极少人会有遇见一个圣徒的运气,而艾瑞克是我遇到的最接近圣徒的人。艾瑞克•利戴关心集中营里的青少年,他为他们做饭、和他们一起做游戏、为了他们倾尽所能。在集中营,他是唯一一个这样的人:常常流露幽默感、热爱生活、内在祥和、以舍己的良善对待他人。当他突然因为脑瘤去世时,整个集中营的人都愕然了。到底是什么让艾瑞克在众多的宣教士中如此与众不同?


兰登这样说:“兰登是一个真正委身的长老会信徒,他当然相信基督。然而,是上帝那全然、自由的恩典完成了他的救赎。他不是相信:因为我活的正直,因为我放弃了欲望,因为我乐善好施,所以上帝爱我;他相信的是全然的恩典。”兰登•格里其指出,宗教自身不一定会改变一颗善于自义的心。事实上,宗教经常会让我们更加自我中心,特别是宗教让我们因为道德成就而沾沾自喜的时候。” 他看到了宗教信徒会因为他们的宗教变得自我中心,因为他们认为宗教使他们变成更好的人,所以上帝爱他们。 这些使他们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,通过威吓、践踏别人而谋求生存,这丝毫没有减少自私。


而在艾瑞克•利戴身上,我们看到,如果人谦卑并具有深切的信念,并且认识上帝无条件的爱,也借着不配得的恩典被这样的爱充满,那么,人类的命运会有另一番图景。艾瑞克•利戴最后引用了瑞诺德•内波尔的话,“宗教不是一个自动解决利己主义地方,反之,那是一个人类的傲慢和上帝的恩典不断斗争的战场。如果人类的傲慢赢得了争战(人们使用宗教满足自义),宗教就会变成一个罪恶的工具。然而,如果一个人的自我真的遇见了上帝,并且降服于那超越自身利益的恩典之下,宗教则会使我们超越普遍的自我中心,得到弥足珍贵的自由。” 


所以,我会说,去了解下不同的宗教吧。而基督信仰的真意是:宗教自身不会让你比其他人好,只是和其他人一样糟糕,如果你成为法利赛人(圣经中的道德主义和律法主义宗教人士),你甚至会变得更糟糕,;然而,恩典的信条——你因为全然的恩典得到救赎——使你谦卑,同时使你确信。你太过糟糕,以至于耶稣不得不为你而死,但是你又太被珍爱,以至于耶稣愿意为你而死。艾瑞克•利戴看到,的确有这么一个人得到了信仰的真意,变得与众不同。 


这就是我的回答了。

提问2:

对我来讲,你的大多数论证,包括对世俗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驳论,都建立在这样的观点之上:人类进化是残酷的、霍布斯主义的。但是你怎么回应另一种假设呢: 人类像其他物种一样,进化出社会协作来互相获利,因此,采取促进社会合作的叙事可能更有利。如果这是合理的,那么比起信仰上帝,在民主进程中,设计出新的哲学、制度、政府、社会道德,以达成宗教信徒和世俗主义者更好的协作,发展更多的人道主义信念,是不是更合理,更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呢?


Keller: 

首先,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群体的生存依赖于利他行为,对此存在大量的争论。如果的确是这样,你也只能说在你群体之内的人因为彼此的利他行为而生存。但通过进化,很难论证人们相信,善待所有人会有利于群体生存。其次,即使退一步假设,善待所有人的确有利于所有人的生存,这也只能证明,利他行为本质上的自利动机。所有这些无法证明自私与舍己正确与否,它只能表明无私的行为本质上对自身有利。所以归根到底,这是一个自私的实用主义论证。


我想,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相信的不是,杀掉一个无辜的人没有“实用价值”。也就是说,你能做出的做好论证是,杀掉一个人或者变的邪恶没有实用价值。但是我们相信的不是这个,我们相信的是:杀掉一个人是错误的,无论实用价值如何。进化永远不会给你一个“应该怎样”,它只会给你“怎样有用”。所以,这样的论证只能支持实用主义,不会支持任何宗教里关于“对错”的道德直觉。顺便说一下,尼采采取这样的观点:诉诸自私的动机可以另一个人变得无私。你可以利用一个人生存的欲望来教育他们怎么样关心别人。最终 ,这并不奏效。


提问3:

科技有巨大的力量,它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、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。这也是我们在谷歌工作的原因。从基督信仰的角度,科技应该怎样被使用?有什么问题和领域是科技解决或改善不了的吗?

Keller: 兰登•格里其会说,人性中本质的自私。他说,当身处集中营,面临生存困局时,几乎没有人能够保持善良、继续分享。我不知道科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兰登说到,如果你的最高价值是自我,那么你将是个自私自利者;如果你的最高价值是你所属的群体,你将会是个种族主义者;如果最高价值是家庭,那将会产生父权主义或大家长制。关于是非对错的判断取决于你的最高价值。如果最高价值不是上帝,那就可能会是其他的任何一种,它将成为自利的动力机制。然而,只有经历上帝全然的恩典,才能够改变内心的自我关注和自我中心。



提问4:

在科技领域,性别平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从一个外在的角度看,圣经的叙事很倾向于男性,比如上帝是圣父,耶稣是圣子,还有十二使徒。你的信仰群体有头疼过这个问题吗? 

Keller: 在圣经最开头的地方说,“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,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。”(创世纪1:27)。这不但表明男女都是平等的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创造,甚至还暗示了男性和女性共同彰显了神的荣耀。从基督信仰的角度,男女是平等的,而且决不能互相取代。也就是说,不同的性别将上帝不同方面的荣耀和能力带到共同体之中。男女同等重要,互相依赖,在共同体中,男性和女性使用各自的能力和恩赐。



提问5:

我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基督徒,也是美国人。我常听朋友和长辈说,美国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了。基督徒已经不再是多数人。社会也在堕落。我们正处在历史中的危机时刻。你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判断吗?你认为基督徒应该如何回应社会文化转向的世俗化。

Keller: 
这个消息有好有坏。我的回答是,我不喜欢强烈倾向性的叙述。如果上帝掌权,而且美国变得更加世俗化,那么这中间必定有上帝良善的计划。我相信其中一个可能的计划是,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基督徒谦卑。当我们有更多权力的时候,我们常常不会善用我们的权力。所以,是时候反思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身份了。这不单单是个坏消息。
另一方面,美国更世俗化了吗?是的。所以,对于美国的基督徒,未来可能有更多的挑战。 实际上,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地方,基督徒有那种关于“曾经的影响力”的记忆。在其他地方,基督徒都是少数,他们得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、如何践行信仰、服侍他人。美国的基督徒需要学习谦卑自己,成为比曾经更好的“邻舍”。


往期阅读:

提摩太·凯勒:给怀疑主义者的邀请

人手誊写的圣经,抄错了咋办?

[陪你读圣经]摩西的祷告



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